科學家利用電化學技術對3D打印的金屬物品進行精細塑形雖然3D打印金屬物品當然是可能的,但這種物品的成型并不總是能達到某些應用所需的亞毫米級精度。然而,一種新的技術允許它們在打印后可以進行無限的調整。該技術由德國薩爾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fā),該工藝利用一個振動的、朝下的、類似于探針的工具,從其尖端注入電解質溶液。 該工具被移動到目標位置,使液體與目標位置的3D打印金屬部件表面接觸。然后,高壓電流穿過溶液,從工具上運行,進入物體中。這使得微小的金屬顆粒從物體表面脫落。通過改變脈沖的持續(xù)時間和振動的頻率,可以精細地控制被去除的金屬量。最終留下的是一個表面光滑的物體,其形狀精確到幾千分之一毫米。 到目前為止,這項技術已經(jīng)在鋁、鈦和鋼等金屬3D打印出來的相對復雜的零件上成功地進行了測試。 “我們的加法加工金屬零件后處理技術為生產(chǎn)高精度功能表面的應用提供了一種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適用于公差要求極高的應用,”首席科學家Dirk Bähre教授說!八勾罅康牧慵梢愿咝А⒔(jīng)濟地進行后處理! 關鍵詞: 3D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