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是免費和近乎無限的,對于“能源即生命”的人類而言,沒有理由視而不見、任其浪費。不過,即便是當前
光電轉(zhuǎn)化效率最高、也是最主流的硅片太陽能
電池,也僅能將光能的四分之一加以利用。而據(jù)英國《經(jīng)濟學人》雜志在線發(fā)表的一篇文章指出,盡管目前,晶硅太陽能電池仍有著價格低廉、工藝成熟等顯著優(yōu)點,但隨著石化能源枯竭帶來的危機日益臨近,科學家們已經(jīng)開始尋找效率更高的替代者。
E'Ux2sh I_->vC|> 美國伊利諾伊州大學香檳分校的約翰·羅格博士就是其中之一。他與美國聚光光伏組件廠商Semprius公司聯(lián)合研發(fā)的新型硅片,在最新的試驗項目中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性能。其實早在2012年,Semprius公司就曾公布旗下光伏組件轉(zhuǎn)換效率創(chuàng)造了當時的世界紀錄,達到33.9%(有效面積),并獲得了證實與室外檢驗確認。而此次,在2014年的美國科學促進會會議上,羅格宣布其光電轉(zhuǎn)換效率達到了42.5%。即便封裝入面板,也能夠保持在35%,而經(jīng)過適當?shù)恼{(diào)試,最高可達到驚人的50%。
+w?R4Sxjn tk=S4/VWv
s/C'f4 Q@NFfJJ ![](http://www.lslt888.com/attachment/Mon_1403/25_2806_510e20f4ed78c85.jpg?57013)
mb1c9 這種新型電池的秘密是什么呢?
<Up?w/9 GQCdB> 答案是它的構造并非傳統(tǒng)形式,而是在每塊電池板中層層堆疊了四塊硅片。
iI7ocyUv NsM`kZM4H 一般而言,太陽能電池都由
半導體材料制成。每種半導體都具有一種被稱為帶隙的性質(zhì),帶隙的不同將半導體彼此區(qū)別開來。帶隙決定著一種半導體能夠吸收的
光線的最長
波長,也控制著其從波長較短光線的光子中,所能獲取的能量上限。
[>\|QS| /T(9:1/G 通常情況下,正是因為帶隙的存在,傳統(tǒng)太陽能電池難以捕獲長波光線中的光子,而對短波光線光子又無法做到完全利用。
+
Hv'u ud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