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項目進入預研階段
10月14日,中科院新疆天文臺副臺長孫正文接受采訪時透露,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和中科院攜手共建的全球最大全可動射電望遠鏡——11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項目進展順利,初步選址在新疆昌吉州奇臺縣半截溝石河子村,目前進入預研階段。
孫正文說,奇臺縣距離烏魯木齊市約260公里,因交通便利,又沒有無線電干擾,觀測條件優(yōu)越,成為全球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建設項目的理想臺址。他同時強調,110米射電望遠鏡建成后總體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口徑足夠大,可以開展高精度的脈沖星觀測研究,不僅對于了解致密天體、探測引力波、發(fā)現(xiàn)黑洞等意義重大,極大提高我國天文實測及理論研究能力,也將滿足國家在深空探測領域的需求,服務于國防和國民經(jīng)濟建設。 射電望遠鏡是觀測和研究來自天體或人造衛(wèi)星的無線電波的基本設備,其口徑越大,分辨率越高。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可動射電望遠鏡在德國和美國,其天線直徑為100米,我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在北京市密云縣,直徑為50米。 此外,孫正文認為,如何通過立法規(guī)范天文觀測領域內無線電的使用,保護天文臺的觀測環(huán)境也是今后重要工作之一!坝捎跓o線電的干擾,上海佘山、南京紫金山天文臺的觀測效果都大打折扣,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如果不采取措施,理想的觀測地點將會越來越少! 據(jù)了解,一些國家已有立法保護天文觀測環(huán)境的先例。如美國為了保護大量射電望遠鏡,在位于西弗吉尼亞州綠岸山區(qū),劃定了面積1.3萬平方英里的國家無線電靜默區(qū)。在該區(qū)域,手機、無線電話發(fā)射塔和轉播塔,及Wi-Fi等無線技術均被禁止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