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光纖通信
系統(tǒng)容量和速率的不斷提高,光
器件尤其是光纖無源器件(Passive device)的回波損耗(Return loss,以下簡稱回?fù)p)的重要性越來越引起用戶和制造商的重視。也許我們在談到連接器(Connector)和隔離器(Isolator)等器件時,回?fù)p的問題就被高度重視。 可是對于
耦合器的回?fù)p卻常常被忽略。有的制造商甚至為了降低成本,或誤認(rèn)為反正客戶不重視這項指標(biāo),所以就不對其進(jìn)行嚴(yán)格的測試。 其實這是一種極不負(fù)責(zé)的做法。 因為不管是連接器還是耦合器,回?fù)p對于系統(tǒng)性能的危害是一樣的。
dlYpbw}W&< 6n]+(= 那么是不是耦合器的回?fù)p天生就不成問題而被忽視呢?答 案是對2×2耦合器來說是對的,但對1×2耦合器來說就不是如此。因為在2×2耦合器內(nèi)除了光纖本身的瑞利散射外沒有其他的光反射源。所以只要耦合器的尾纖(Pigtail)不太長,回?fù)p都能達(dá)到70dB以上。但對于1×2的耦合器來講情況就不一樣了。 由于不需要的那一端必須去除,而回?fù)p的大小是由光纖端面處理的好壞決定的。對于數(shù)字孔徑(NA)為0.11左右的單模光纖,就像連接器一樣,只要把光纖端面的角度處理成8度以上,回?fù)p就可大于65dB。 但對于數(shù)字孔徑大于0.20的多模光纖來說,即使光纖端面角度很大,回?fù)p也不會大于40 dB。下面就讓我們來分析一下目前一些主要的耦合器制造商的端面處理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和優(yōu)缺點吧。
t/;2rIx> wn"}<ka 通常的做法是把耦合器的分光路光纖與回?fù)p測試儀的光纖相連接,一邊看著回?fù)p的讀數(shù),一邊用工具切斷光纖,一直到回?fù)p達(dá)到要求為止。 不論光纖端面的角度究竟是多少,只要回?fù)p合格就行。唯一要小心的是如果角度太大,在進(jìn)行端頭保護(hù)時光纖端面容易破碎或
玻璃碎屑掉到光纖表面使回?fù)p變差。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可以實時觀察回?fù)p大小,成品率高。缺點是增加了勞動成本和儀器折舊費。
vPDw22L;' (p>|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