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已實現金屬3D打印技術在運載火箭上的工程應用由航天科技集團舉辦的第二屆創(chuàng)新創(chuàng)意大賽昨天(15日)在廣州落下帷幕,一批前沿航天技術及其在民用領域的創(chuàng)新成果在大賽中集中亮相。目前,我國已經實現了金屬3D打印技術在運載火箭上的工程應用。 “3D打印”,專業(yè)說法叫做增材制造。相對于傳統(tǒng)制造中由一個鑄鍛不斷“減材”進行加工的方式,增材制造通過直接生成數學模型,對零件進行逐層堆積,可以大幅提升材料的利用率,在這個基礎上,針對鈦合金等航天領域使用較多的高性能金屬材料的3D打印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同時,這套加工裝備采用了“七軸聯動”的方式,相比較于以往“三軸”“五軸”的裝備水平,維度更多,也就能夠滿足更加復雜的加工需求。此外,專家介紹,這套裝備主要進行的是大型金屬構件,特別是米級尺寸以上的大型裝備制造。這類裝備通過傳統(tǒng)方式很難實現,因此更有價值! 目前,該技術已經在部分運載火箭、航天器中取得了應用。在未來運載火箭大型零部件制造,以及可回收航天器中高附加值零件的修復中,也將進行推廣應用。 (來源:央視網)
關鍵詞: 3D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