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qdesign |
2006-08-09 15:04 |
現(xiàn)代鍛錘技術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
安鍛技術處處長 王衛(wèi)東 ^nz.j ^yp{32 概述 oG\Vxg* 6H$FhJF 通過論述運用現(xiàn)代化電液錘技術發(fā)展起來的不同原理和結構形式的鍛錘,體現(xiàn)電液錘技術的創(chuàng)新性,展現(xiàn)電液錘技術在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lL3U8}vn oMa6(3T?E 傳統(tǒng)的蒸-空兩用鍛錘是上世紀中前期鍛造行業(yè)的主導產(chǎn)品。隨著現(xiàn)代液壓技術和電控技術的高速發(fā)展,電液錘逐漸發(fā)展起來,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得到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其中液氣式電液錘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技術日趨成熟。該項技術由于既適合自由鍛,又適合模鍛,因此該項技術推廣很快,也得到了廣大用戶認可,目前國內生產(chǎn)的電液錘的95%以上都是液氣式電液錘。按照技術成熟程度的高低依次排列出不同結構原理的電液錘: T8$y[W-c 73;GW4, 1)液氣式電液錘; u*`GiZAO 2)全液壓電液錘: }Sv:`9= 3)程控全液壓模鍛錘、 >y3=| 4)手動全液壓模鍛錘。 0GeTSFj 3]S$ih&A 一、液氣式電液錘 )y$(AJx$ h:|qC`} 1、原理 Fx.=#bVX7 57c8xk[.2 液氣式電液錘的基本原理是:工作缸上腔是封閉的高壓氮氣,下腔是液壓油,中間靠錘桿活塞隔開,系統(tǒng)對下腔單獨控制,下腔進油,錘頭提升,高壓氮氣受到壓縮,儲存能量,下腔排油,高壓氮氣驅動活塞帶動錘頭打擊,簡稱“氣壓驅動,液壓蓄能”。 zrb}_ Iefn$ 電液動力頭,它的主體是一個箱體,作為工作時短期容油的油箱(不工作時,油箱內的油液經(jīng)回油管進入置于地面的液壓站的油箱內),有八條螺栓通過緩沖墊、預壓彈簧固定在原汽缸的位置,該油箱又稱連缸梁,在其中間裝有主缸,主缸頂部裝有緩沖缸,內有緩沖活塞,活塞上部充有一定壓力的氮氣,其壓力與蓄能器上部的氣壓相同。 Wne@<+mX kxv1Hn"`{E 主缸下部有兩個孔分別與快速放液閥和保險閥連通。液壓站來油通過管路進入箱體右上側安裝的主操縱閥和蓄能器中,蓄能器下部的油腔直接和主操縱閥相通,上部通過管路接氣瓶組。主缸內裝有錘桿活塞,活塞將下部的油液和上部的氮氣分開,活塞上部充有一定壓力的氮氣,并與副氣罐連通。錘桿下部和錘頭剛性連接,靠楔鐵壓緊,操作部分基本不變。液壓系統(tǒng)采用泵——蓄能器——卸荷閥組成的組合傳動恒壓液源,既保證了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又大大降低了裝機容量。電液錘的基本動作是提錘和打擊兩種。 ?UoBV$ R\[e!g*I 提錘時,只需操縱主閥使油泵蓄能器內的高壓油和主缸活塞下腔相通即可。錘桿活塞在高壓油的作用下,迅速完成錘頭的回程。 5.GR1kl6 3!]rmZ-W 打擊時,操縱主閥使活塞下腔和油箱相通,快放閥打開,活塞下部的油通過大孔徑通道流回液壓站油箱,同時活塞上部在氣體壓力和錘頭系統(tǒng)重力作用下,使錘頭加速向下運動,直到形成打擊為止。 G 3ptx!
D gcT%c|. 能量大小的獲得,可用手柄控制打擊行程實現(xiàn),操縱部分可完成提錘、打擊、回程、慢升、慢降和急停收錘、懸錘等多種動作。 NzvXN1_% tR$NRMZ. 2、結構和組成 <e6#lFQqK j3Y['xDv ⑴.機身部分包括:左右機身、左右導軌、底座(自由鍛)等; J|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