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sys Lumerical大尺寸超透鏡的光線追跡仿真
01 前言 WO@H* 本文介紹了設計和模擬厘米尺度超透鏡的工作流程。 n26>>N HVGr-/ 我們將一系列不同直徑的納米尺寸等級單元(以下稱為納米單元)在Lumerical中建模,使用RCWA方法對每種直徑的納米單元進行分析,建立納米元素直徑以及其誘發(fā)的相位和振幅關系數(shù)據(jù)庫。數(shù)據(jù)接下來被導入OpticStudio,以整合到光線追蹤系統(tǒng)中,借由超透鏡把準直光束聚焦。 o!utZmk$ 0V3gKd7
[attachment=123989] SW#BZ3L =53bLzr 02 綜述[attachment=123990] [fxuUmU
Pcdf$a"` U{}!y3[wK 超透鏡是由納米單元組成的先進光學結構,透過區(qū)域性調(diào)整單個單元,可以建立復雜的光學功能。然而,大規(guī)模仿真這種結構是一個真正的挑戰(zhàn),因為它不是周期性的,它由大量的納米單元組成。此外,超透鏡本質上是基于波動光學的,但需要將它們整合到光線追蹤系統(tǒng)中。 y
AOg\+ JpmB;aL#%
]\BUoQ7I/
關于建立超透鏡的方法的詳細信息,以及RCWA計算的驗證,可以在文章:Small-scale metalens - Field propagation中找到。該文呈現(xiàn)了較小規(guī)模超透鏡的工作流程,此工作流使用lumerical搭配OpticStudio的物理光學傳播(POP)工具可以評估的十分全面,然而從工作流的方法中也呈現(xiàn)出仿真所需的內(nèi)存隨著鏡頭尺寸變大而變大,大到超出目前內(nèi)存能力的程度,會限制仿真的超表面尺寸。在本文中,介紹了設計直徑為20毫米的大型超透鏡的工作流程。在這個工作流程中,演示了我們可以在納米單元級別設計超表面,并將其組裝到厘米等級,并將超透鏡整合到OpticStudio的光線追蹤系統(tǒng)中。流程最后還提供了將超表面信息提取到GDS檔案中進行制造的步驟。 q &
b5g ! \vVSh
步驟1:定義相位目標 第一步是定義超透鏡相位目標的空間分布。由于大尺寸的超透鏡需要數(shù)量龐大的納米單元來構成,如果空間分布用位置的查表來表達,內(nèi)存需求會超出一般CPU的負荷。在這個工作流程中,我們使用一個可解析定義的目標相位輪廓,例如球形或圓柱形輪廓。Ansys OpticStudio還可用于優(yōu)化整個光學系統(tǒng)中超透鏡所需的波前,以便使用具有離散系數(shù)的函式(例如多項式)來定義目標相位。在本文中,我們針對的是半徑為10mm,焦距為300mm的球面透鏡。 }/p/pVz b_=8!Q.:
[attachment=123991] ?q!FG(
~:EW>Fq%i z,x"a ,1
P[ 請注意,將數(shù)值孔徑 (NA) 保持在合理的值非常重要。如果超透鏡被設計為相位變化很快的輪廓,則邊緣上的相位變化可能超出考慮納米單元的分辨率所能實現(xiàn)的范圍。通常微納單元數(shù)據(jù)庫所涵蓋的相位范圍是2π,因此數(shù)值孔徑應滿足奈奎斯特采樣標準[attachment=123992] <s}|ZnGE
x'qW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