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強 |
2007-02-14 22:20 |
熱成像技術的發(fā)展
20世紀40年代德國率先開始研究熱成像技術,但第一個熱成像系統(tǒng)卻是美國德克薩斯儀器公司于20世紀50年代研制成功的。它利用振動反射鏡連續(xù)掃描一個場景,然后將掃描的圖像傳送到固定的探測器上。早期的熱成像系統(tǒng)存在電噪聲問題,因此圖像不清晰。 p?%y82E `_Zg3_K.dS 1964年取得了技術突破,美軍研制成功了制冷式前視紅外系統(tǒng),將紅外探測器冷卻至-196℃,使電噪聲降至最小,從而提高了靈敏度,圖像也清晰了許多。1972年,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的工程師們研制出了通用型模塊化(制冷式)前視紅外系統(tǒng)。 ?4#Li~q B:yGS*.tu 1978年非制冷式熱成像技術研制成功,并向美國陸軍作了演示。省去了制冷的必需品,確實是一個較大的突破,使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都得到了提高。同時,也大大地降低了成本和復雜性。 w>s,"2&5J i4Q@K,$ 為了進一步降低熱成像系統(tǒng)的成本和體積,以使該系統(tǒng)能手持或安裝在輕武器上,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陸軍研制出第一個依靠電池工作的非制冷式武器瞄準具。1992年,監(jiān)視探測器及依靠電池工作的武器瞄準具——低成本非制冷式探測器樣機系統(tǒng)研制成功。1993年,第一臺商業(yè)型非制冷式熱成像樣機在市場上展出。 j?3wvw6T E1aHKjLQ 1995年,德克薩斯儀器公司為商業(yè)用戶生產(chǎn)出第一個非制冷式熱成像系統(tǒng)產(chǎn)品家族———“夜視瞄具”(NightSightTM),并交付使用。較低成本的夜視瞄具探測器的投入使用,使先進的熱成像技術首次應用于執(zhí)法部門和商業(yè)用戶。 *MFIV02[N O-0x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