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導是一種基于光的全反射
原理的導光器件,當光從光密介質傳輸到光疏介質時,根據斯涅爾定律和全反射定律可知,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時,光不會通過光密介質出射到光疏介質,而是在兩個介質的分界處發(fā)生了全反射現象。因此當光在光導(光密介質)中以大于臨界角傳輸時,發(fā)生全反射現象使得光在光導中不斷向前傳輸,若在光導表面做一些波紋或鋸齒結構的處理,破壞光的全反射條件,使得一部分光逸出導光管,通過調節(jié)波紋和鋸齒就能實現光導表面均勻的亮度分布。由于光導的效率相對反射器和
透鏡較低,根據光導的形狀不同,效率也不同。要實現ECE R87的DRL最低400cd要求,通常一根光導需要500lm左右的光通量,根據目前
LED的效率,至少需要兩顆
芯片來實現。由于光導直徑通常只有6mm到8mm,因此對LED顆粒的尺寸要求很高,目前各LED大廠都發(fā)布了小尺寸封裝(圖1),在700mA電流下,每顆芯片能達到200lm左右;所以通常需要兩顆單獨的LED顆粒而且在加大電流的條件下才能實現。歐司朗光電
半導體最新的QFN封裝LED KWH2L531.TE(圖2),單顆額定功率6.5W,最大驅動電流為1.2A,最高工作結溫150℃,短時間工作可以達到175℃,因此特別適合對溫度要求較高的前向燈中應用。該LED兩顆芯片封裝在一起,芯片間距只有0.1mm,相比用兩顆單獨LED的方式極大的減小了間距,可以提高光導的耦合效率。目前KWH2L531.TE 在驅動電流1A,25℃條件下,可以達到560lm;即使考慮光衰,一顆LED就可以實現單根光導日間行車燈的要求,但由于芯片比較集中,導致熱量聚集,所以對整個
系統(tǒng)的散熱性能要求較高。
8HBwcXYoHh k $gcQ:| 本部分內容設定了隱藏,需要回復后才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