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因封陳王且諡號“思”,后世文章中常稱“陳思王”、“陳王”。祖籍沛國譙(現(xiàn)在的安徽省亳州市)縣,曹操嫡出的第三子,
三國時期著名詩人。其詩歌對后世有很大影響,才華也頗受后世詩人推崇。在杜甫之前,曹植被稱作詩圣。他與父親曹操、兄長曹丕并稱“三曹”,不過與其父兄不同的是曹植一生并未擔(dān)任重要軍政職務(wù)。
]I?.1X5d0 3JnpI,By 曹植為曹操正室卞氏所生第三子,曹丕、曹彰之弟。曹操曾經(jīng)看了曹植寫的文章,驚喜的問他:“汝倩人耶(你請人代寫的吧)?”曹植答道:“言出為論,下筆成文,愿當(dāng)面試,奈何倩人!”。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興建銅雀臺,19歲的曹植作《銅雀臺賦》,曹操大為讚賞,封其為平原侯,并勉勵說:「吾昔為頓丘令,正值二十初度,思當(dāng)時所行,無愧于今。今汝已長成,可不勉哉!」認(rèn)為他「可定大事」,曹操晚年,曹植晉封為臨淄侯,與長兄曹丕爭奪繼承人地位。加之才高,素為曹丕所嫉。
!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