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正努力破解“白洞”之謎
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號文章稱,白洞可以被定義為黑洞的反義詞:黑洞是真正的吞噬者,不會讓周圍任何東西(甚至光線)逃脫,而白洞則是物質(zhì)和能量的巨大爆發(fā)。目前白洞還只是一種假設(shè)的現(xiàn)象,并未觀察到,但可以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推斷出來。 這些宇宙閃光的起源與黑洞一樣,是一個奇點,也就是一個引力場無限大的點。與白洞效應有關(guān)的現(xiàn)象包括伽馬射線爆發(fā)、脈沖星和垂死的黑洞等。甚至有觀點認為宇宙大爆炸本身也是從白洞開始的。 無論如何,許多科學家拒絕承認這一現(xiàn)象存在的可能性,其主要論點是這一推斷違反了熱力學定律,這些定律假定熵或無序分子應該在宇宙中增加;而看上去是“從無到有”的白洞,如果存在,將是上述這種不可阻擋的增長的例外。 事實上,正如上世紀70年代人們對黑洞的態(tài)度一樣,幾乎沒有人相信白洞的存在,它被認為只是一個簡單的數(shù)學練習,在現(xiàn)實世界中不存在任何對應物。 盡管如此,一些物理學家團體早就開始研究是否有可能通過量子力學證明白洞的存在,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卡洛·羅韋利就是其中之一。 他認為,廣義相對論推導出的黑洞中央的奇點違反了一切物理定律,在那里,引力變得極強,因此量子效應不應被忽視。為了理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必須求助于量子引力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