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利用激光產(chǎn)生了阿秒自由電子脈沖串
德國弗里德里希-亞歷山大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物理學家們已經(jīng)成功地在阿秒量級產(chǎn)生了受控的電子脈沖。他們利用的是由不同波長的激光脈沖形成的光學行波。利用阿秒自由電子脈沖揭示了原子中電子的運動。 德里希-亞歷山大 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FAU)的研究人員們的研究成果已發(fā)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Ponderomotive Generation and Detection of Attosecond Free-Electron Pulse Trains”)。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在極短時間內(nèi)生成電子包絡的方法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這種脈沖能夠追蹤超快運動,例如原子晶格中的振動,材料中的相變或化學反應中的分子鍵。 FAU激光物理主席Peter Hommelhoff教授解釋說:“脈沖越短,可以表征的運動速度就越快。但是,想獲得短脈沖同時也涉及如何控制電子包的特殊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