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OpticStudio設計共焦熒光顯微鏡
本文介紹了用OpticStudio設計共聚焦顯微鏡的流程,同時使用了序列模式和非序列模式,并將二者結合。
在系統(tǒng)前插入一個“橢圓光源”物體,X軸、Y軸寬度均為1.350mm。設置光源波長為單波長488nm。 參考物體4插入一個標準面物體作為物體5。調整Z軸位置,確保它位于聚焦系統(tǒng)的焦點上。之后,參考物體8插入一個標準面作為物體9,并確保它位于第二個面40mm處。這將會是你的分色鏡,所以將其繞X軸旋轉45°。 之后,多次使用調整參考物體 (Modify Reference Object) 功能,令K_007物鏡的第一個透鏡參考全局坐標系的同時,物鏡的其他透鏡參考各自前一個物體。 把物鏡第一個面繞X軸旋轉90°,并在Y軸移動-40mm的距離。保持Z軸位置與分色鏡相同。之后再次使用調整參考物體(Modify Reference Object) 使物鏡的第一個透鏡參考分色鏡。 下一步,將鏡筒透鏡合并到非序列文件中:僅把鏡筒透鏡表面轉為非序列模式,在非序列模式編輯器中,使用調整參考物體,讓每個透鏡參考其前一個物體。然后,把所有表面高亮,右鍵選擇“復制多個物體”把他們粘貼在整個非序列系統(tǒng)的末尾。直接修改鏡筒透鏡第一表面的參考物體參數,使之參考ZEBASE物鏡的第一個透鏡。設置Y軸的距離,并繞Z軸旋轉180°,隨后使用調整參考物體按鈕,使之參考分色鏡,在此步驟之后,傾斜X一欄應該顯示-45。 之后,把系統(tǒng)中每個透鏡鍍上AR膜層,分色鏡的前表面(朝著物鏡的一面)鍍上FLUORESCEIN膜層,后表面鍍上理想膜層I.99。FLUORESCEIN膜層反射488nm的光,透射521nm的光,所以不包含在默認的膜層文件中,需要用戶手動添加,附件中包含F(xiàn)LUORESCEIN膜層的數據文件。 最后,在系統(tǒng)最后添加兩個物體,令其中靠前一個的物體類型是標準面,另一個是顏色探測器 (Detector Color)。標準面材料類型設置為ABSORB,用來模擬針孔。把這個針孔放在第一個針孔的共軛位置,把探測器放在第二個針孔后用來接收圖像。 |
1.行業(yè)新聞、市場分析。 2.新品新技術(最新研發(fā)出來的產品技術介紹,包括產品性能參數、作用、應用領域及圖片); 3.解決方案/專業(yè)論文(針對問題及需求,提出一個解決問題的執(zhí)行方案); 4.技術文章、白皮書,光學軟件運用技術(光電行業(yè)內技術文檔);
如果想要將你的內容出現(xiàn)在這里,歡迎聯(lián)系我們,投稿郵箱:service@opticsky.cn
-
17630366732:鏈接打不開啊(2021-03-01)